水火一体的字8划(水火一体的字意)

作者: 罗雨晴(湖南大学研究生)

摘要:文字是一个国家和民族的文化符号,从文字上我们可以了解一个民族的传统文化的深刻内涵。本文将从季旭昇先生的《说文新证》的从"火"的八个字中解析字形字义及其通用行废来追溯文字变迁。

关键字:火;古文字形;文字行废

水火一体的字8划(水火一体的字意)

"火",毁也,其字形象火形,即物质燃烧时所发出的光和焰,为象形字。火作动词时,有燃烧、发怒的意思;作名词时,有怒气、古代军队组织、指枪炮弹药等的意思;作形容词时,有紧急、中医指的发炎红肿的病因、形容红色的意思;火还可作为姓使用。《说文解字》中从火的字有117个,本篇文章主要探讨季旭昇先生的《说文新证》中从火的8个字。

一、字形字义辨析

水火一体的字8划(水火一体的字意)

1.尞,释义为烧柴祭天,同"燎",放火,有延烧、烫和照明的意思。《说文解字》里认为它是古文的"慎"字,是从它的释义来推的,"祭天所以慎"。《十三经注疏》:"…闻者也郑以禋祀之文在燎柴之上故以禋为此解耳…[1]"中"燎"即为烧柴祭天的意思;"浮言流行若似火之燎于原野炎炽不可向近其…[2]"中"燎"则为延烧的意思。

尞的古文字形演变如下(图一):

水火一体的字8划(水火一体的字意)

图 1字字形表

该字甲骨文字形都是木在火上的构形,木旁围绕的点则是代表火星,商后期和周早期的字形都多加了"火"旁,周晚期毛公鼎上"寮"字是在""的字形中间又加"吕"字,为声符。该字不加火旁时是合体象形字,加火旁后变为形声字

2.,为火势凶猛之义,还有气势盛大、刚直、功业的意思,古时还同"列",行列的意思。《周易程氏传》中有"自非刚断之君,英烈之辅,不能挺特奋发以…[3]"之中的"烈"即为刚直、有高贵品格的意思;《周易原旨》有"…二阴闭之,其出也声必烈。又震,动也,动万物…"[4],烈释为声势浩大。烈的古文字形演变如下(图二):

水火一体的字8划(水火一体的字意)

图 2 烈字字形表

"烈"在《包山楚简》中的古文字形与战国楚文字

水火一体的字8划(水火一体的字意)

水火一体的字8划(水火一体的字意)

较为相似,可能是

水火一体的字8划(水火一体的字意)

,为"烈"的象意本字。该字为形声字,上半部分为声旁,下半部分为形旁。

3.,干旱焚刑人,引申为艰难义,还有干燥、热、烧、烘烤的意思,假借为"戁"时,为恭敬的意思。《七纬·易纬》有"顺太阳实元,煖熯万物,形以鸟离。[5]"《周易外传》"炎不熯水,润不灭火,则又以…异,莫甚于水火。火以熯水,所熯之水何往?[6]"中,熯都作烘干、晒干义;《周易本义》中"动万物者,莫疾乎雷;挠万物者,莫疾乎风;燥万物者,莫熯乎火……"的熯则为热的意思。熯的古文字形演变如下(图三):

水火一体的字8划(水火一体的字意)

图 3 熯字字形表

"熯"字从商到周晚期皆象

水火一体的字8划(水火一体的字意)

在火上烧的字形,《说文解字》中并没有

水火一体的字8划(水火一体的字意)

字,该字多为文字部件,《战国古文字典》中则认为该字从口,从黑,为刑徒叹息的意思。依此"熯"为形声字,火为形旁,

水火一体的字8划(水火一体的字意)

为声旁。

4.焛,火貌,战国文字焛可作地名和姓氏。其古文字形演变如下(图四):

水火一体的字8划(水火一体的字意)

图 4 焛字字形表

从字形构形上看,"焛"为形声字,上半部分"门",为声旁,下半部分是"火",为形旁。

5.,烧田的意思,古同"焚"字。《十三经注疏》"…感水流于地先就湿处火焚其薪先就燥处此同气水…[7]"燓字有两类古文字形,其变化如下(图五图六):

A类字形为:

水火一体的字8划(水火一体的字意)

图 5燓字A类字形表

该类字形上半部分为"林",下半部分为"火",意为火烧林子、田地等的意思,六书为会意字。

B类字形为:

水火一体的字8划(水火一体的字意)

水火一体的字8划(水火一体的字意)

图 6燓字B类字形表

水火一体的字8划(水火一体的字意)

该类字形,裘锡圭先生认为是上半部分为从"黄",下半部分为"焚",2形以后,"焚"就省为"火",故按六书1形为会意兼形声字,2形及以下为省声字。

6.

水火一体的字8划(水火一体的字意)

,火烧鸟焦,火伤害东西留下的痕迹的意思,古同"焦"字,有物体经火烧变成黑黄色并发硬、发脆;烦躁,着急;酥,脆;干燥到极点;一种质硬、多孔、发热量高的固体燃料;作姓等六种意思。其古文字形表为(图七):

水火一体的字8划(水火一体的字意)

图 7 字字形表

水火一体的字8划(水火一体的字意)

"字字形上半部分"焦"或"雔"为声旁,下半部分是"火"为形旁,形声字。"焦"字下面四点代表获,上半部分代表鸟,整个字构形为火烧鸟尾则焦,为会意字。

7.,天火为烖,另同"灾",有水、火、荒旱等所造成的祸害和个人的不幸遭遇的意思。另有"

水火一体的字8划(水火一体的字意)

水火一体的字8划(水火一体的字意)

也为灾难的意思。传世文献中所用"烖"都为"災",如《周易程氏传》有:"…既有危,不若不往之无災也。象曰:遯尾之厲,不往何災也…[8]";"象曰:虽旬无咎,过旬灾也。圣人因时而处宜…[9]"。其古文字形表如下(图八):

水火一体的字8划(水火一体的字意)

"烖"字1形下半部分可能从"火",也可能从"山",尚无定论;2形上半部分可能为"才"。按季旭昇先生的说法,依据构字原理,"

水火一体的字8划(水火一体的字意)

因其上半部分的部件

水火一体的字8划(水火一体的字意)

应为水災意,"烖"则因其

水火一体的字8划(水火一体的字意)

部应为兵災意,

水火一体的字8划(水火一体的字意)

和"灾"则为火災意,前三者为形声字,"灾"为会意字。

8."光",明也,太阳、火、电等放射出来耀人眼睛,使人感到明亮,能看见物体的那种东西的意思,有荣誉、使显赫、景物、光滑、完了,一点不剩、露着、单,只、姓等引申义。如《十三经注疏》:"数名之曰弦弦者言其月光正半如弓弦也晦者月尽。[10]"其古文字形表如下(图九):

水火一体的字8划(水火一体的字意)

水火一体的字8划(水火一体的字意)

其字形上半部分为"人",下半部分为"火",意为人拿着烛火照明,光的本意即为庭燎烛火之光,"光"为会意字。"光"在战国包山楚简中的字形与"炎"在包山楚简中的字形较为相似。

综上,以上八字字形皆为上下结构,构形简单,都为火在下烧上半部分东西的字形构造,能通过字形推断了解其字义。

二、行废情况及原因

在季旭昇先生的《说文解字注》从火的八个字中,目前只有"烈"和"光"还活跃在我们的日常英语和书面行文中,"尞"、"熯"、"焛"、"燓"、"

水火一体的字8划(水火一体的字意)

"、"烖"已不多见。这些字的行废原因包括现实需要、书写难度等方面。 "烈",形容火势猛烈,引申出气势宏大、正直、为某事牺牲的意思,如轰轰烈烈、烈士等。"光",则表示火光,引申出荣誉、显赫等意思,如光宗耀祖、光临等,从"火"表示火光的字还有颎、焞、炳、焯、照、熠、煜、煇、炯、炫、光、爚。这两个字因其引申义较多和笔画较为简单、便于书写的优点,继续通用与汉字当中。

尞,象征祭祀,现多用"燎"或"尞"代替,用前者代替它表示烧的动作,用后者代替它表示祭祀的象征意义。因烧的动作还有更简单的字如:烧、燔、烘、灸、灼等可表示,且由于社会历史的变迁,祭祀活动和祭祀活动中需要烧火的部分渐趋消失,"尞"字也逐渐被弃用。"熯",是表示火的形容词中形容干燥的一个字,因其笔画复杂,也较少出现在现代汉语用词中。"焛",本义是火的样子,在现代用语中也已消亡。"燓",也表示烧的动作,现已被"焚"代替。"

水火一体的字8划(水火一体的字意)

"表示火烧伤物体后的状态,现多用"焦"替代。"烖"则多用"灾"来替代,包括"災"也是用"灾"来替代。

三、结语

从"火"字的行废情况,体现了中国汉字变迁的部分规律,即文字是文化的符号表征,随着文化的变化而转变其表达样式。部分从火字的弃用体现了社会的变迁,从电力的广泛运用以来,火在人民生活中不再起关乎生死的决定性作用,于是人们对于与火相关的事物也用得越来越少,相应与火有关的文字也用得越来越少。文字是文化的载体,我们可以通过对古文字的分析,合理推测当时人们的一些社会活动和风俗习惯,这也是古文字研究的意义。

[1] 《十三经注疏·尚书正义》卷第三,清嘉庆刊本,阮元校刻,北京:中华书局,第10页。

[2] 《十三经注疏·尚书正义》卷第九,清嘉庆刊本,阮元校刻,北京:中华书局,第9页。

[3] [宋]程颐撰,王孝鱼点校:《周易程氏传》卷第一《周易上经上》,北京:中华书局第54页。

[4] [元]保巴撰,陈少彤点校:《周易原旨》卷八,北京:中华书局,第30页。

[5] [清]赵在翰辑,钟肇鹏、萧文郁点校:《七纬·易纬》,北京:中华书局,第8页。

[6] [清]王夫之著,王孝鱼点校:《周易外传》卷四,北京:中华书局,第4页。

[7]《十三经注疏》卷第一,清嘉庆刊本,阮元校刻,北京:中华书局,第21页。

[8] [宋]程颐撰,王孝鱼点校:《周易程氏传》卷第三《周易下经上》,北京:中华书局,第12页

[9][宋]程颐撰,王孝鱼点校:《周易程氏传》卷第四《周易下经下》,北京:中华书局,第41页。

[10]《十三经注疏·尚书正义》卷第七,清嘉庆刊本,阮元校刻,北京:中华书局,第16页。

免费获取50个高分名字,添加 微信:llucky0309  备注:宝宝取名

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287137606@qq.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7zaixian.com/593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