逸的意思是什么意思(逸是什么意思是什么)

北郭先生

逸的意思是什么意思(逸是什么意思是什么)

无逸》是《尚书》中的名篇,本篇提出的“知稼穑之艰难”和“知小人之所依”将西周原本抽象的民本思想具体化,这在神权笼罩、巫风盛行的当时堪称一股清流。但是,诸家对《无逸》的解读存在很大分歧,甚至有很多错误。其中,将《无逸》的主题解读为“无逸”就是极大的误解。

先秦诗歌散文原本没有题目,后人往往从首句中提取两个字作为题目。《无逸》这一题目就是来自首句“周公曰呜呼君子所其无逸”。“周公曰呜呼君子所其无逸”这句话中提取哪两个字作为标题为妥呢?“周公”“呜呼”“君子”“所其”皆不妥,没有辨识度,于是取“无逸”。

然而,“无逸”并不一定是全篇的主题。西周时代,散文处于初始状态,并无开门见山、开宗明义的说法。后人往往也误认为那时的文章一定是开宗明义、一个中心语句统帅全篇的,于是就想当然地认为《无逸》的主题就是“无逸”,意思是劝诫周王不要耽于玩乐——尽管周公的劝诫中有这个意思——其实,这是极大的误解。

错误,往往产生在理所当然之处。不要耽于玩乐!——周公如此劝诫周王,难道不是理所当然吗?这种不假思索的解读,直接导致后人对开头几句话的断句出现错误。错误的断法五花八门,这里不一一列举。我认为,正确的断句应该是:

周公曰:「呜呼!君子所其无逸,先知稼穑之艰难;乃逸,则知小人之依……」

多美的对称句式啊!要知道《无逸》从文字上看已经非常纯熟,有可能是春秋晚期的作品。如果还像诸位注家那样将句子断得支零破碎,那是我们在《尚书》面前太过紧张了。

意译一下,就是:

周公讲:“唉!治人之人在其当初处境困窘、尚未养尊处优的时候,因为贴近下民,亲身参加劳作,所以很早就知道稼穑之艰难;等到他摆脱了困境、过上养尊处优生活的时候,就还能够知道下民的生存状况……”

翻看目前所有关于这句话的断句和翻译,你都会感觉扞格难通——周公讲话怎么会如此别扭、不三不四呢?但是,按照我上面的这种断句和翻译,就很容易理解了——最关键的是,结合上下文看,周公讲的正是这个意思。譬如,下文讲“其在高宗,时旧劳于外,爰暨小人。作其即位,乃或亮阴,三年不言。其惟不言,言乃雍”,又讲“文王卑服,即康功田功。徽柔懿恭,怀保小民,惠鲜鳏寡”,是用殷高宗和周文王的亲身经历,在说明开篇的观点。

如果我的说法是正确的,那么“无逸”的意思就是“处境困窘、尚未养尊处优”,这只是描述一种生存状态——类似于孟子所说的“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的困窘苦厄状态,而不是后人理解的所谓训诫之语——不要贪图安逸!

周公反对“逸”吗?

《无逸》下文有这样一句话:“继自今嗣王,则其无淫于观、于逸、于游、于田,以万民惟正之供。”这句话中,“逸”与“观”“游”“田”是并列的。对于帝王来说,“观”“游”“田”是其治国理政之余的一种休闲方式,古往今来,并不禁止,甚至可以说,这些也是帝王治国理政的一种特殊方式,譬如,观、游,可以体察民情;田猎,则与战争、军事训练是联系在一起的。既然如此,“逸”也不应该在禁止之列。你只要细细揣摩这句话,你就会发现,周公反对的不是“逸”,而是“淫于逸”。所谓淫,是指过分——凡事都不能过分。在“逸”的问题上,周公的观点是“无淫于逸”,而并非“无逸”。世人一向强调“劳逸结合”。如果一味倡导“无逸”,岂不要将帝王累死?

如果我的说法果真符合周公的本意——可以逸,但不要淫于逸,那么可以说,三千年来人们对“无逸”的误读对于民族精神气质的塑造是极其有害的,它会让你觉得,“逸”是一种罪过,凭借《尚书》的强大文化影响力,直接养成一个不会休闲的民族。这岂不是很糟糕?

免费获取50个高分名字,添加 微信:llucky0309  备注:宝宝取名

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287137606@qq.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7zaixian.com/438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