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姓男孩属虎(虎年梁姓取名)

罗勘村的地理位置、村(庄)名来及体制的变迁

一、 解放前

罗勘村是由罗勘、上莫、古城、云芦、洋内、龙围六个庄(屯)组成,其中罗勘最大,是村委会所在地。

罗勘村位于大明山脚下,山青水秀。东邻亭亮,南接甘六,西毗三黎,北连溯浪,耕地面积4800亩,人口3800多人,是明亮镇的西南部大村。

罗勘村各庄各的称呼由来已久:

据传,罗勘庄建于明嘉靖7年,即公元1528年。据资料记载:明洪武二年(公元1369年),朱元璋推翻元朝后建立明朝时,曾派两员大将率兵平定广西,围剿元朝残余势力后,开始进行建政,划分州府。其中上林同宾阳、迁江(今属来宾市)、武鸣隶属恩思府。其间,有一位从山东青州府来的官员叫吴福懋任恩思府宾阳正堂,任内在本地娶妻纳妾,生儿育女。吴公有一子叫吴本,率先来到罗勘庄定居,此为罗勘之根本。后来,李杨两姓随后迁来,形成罗勘庄今天的形景,后来又有黄陈两家人来定居,如今全庄有2220人口左右。

罗勘庄的名称颇具有神奇色彩:很久以前,该庄南端有一眼泉水洞,清澈的泉水四季常流,时而响起如铜锣敲响的声音。过往行人无不竖足聆听,观看,和饮用。当地的地理先生说,此为一“福地”。后有人报告州府,用一口有十二锅耳的大锅头方能堵塞此洞口。从此泉水不流了,也没有象锣鼓响的声音出来了。后人便给该庄起名叫“锣喊”庄,但这样叫笔划多而且俗,又改成罗勘庄,便是此村名的由来了。“罗”表示着广招人才,容纳百川;“勘”表示这里的人民有继往开来,开拓事业的意思,意义深远。

古城庄约在明万历3年建立,约为公元1573年左右。当时,庄内有梁、雷和鲜三个姓的人家,其中雷姓家族在一次瘟疫中灭绝,鲜姓家族迁走,如今只剩梁姓家族。首先来到古城庄居住的梁姓家族叫梁邓,曾任过“训导”这样的军事官职。由于该庄靠山,山上曾建过古寨,寨内安有三座炮台,现尚有遗址。庄前有围城,并有城门把守着,是一个军事要寨。这也许是梁姓家族居住在这里的原因吧!正是这样的原因,后人把该庄命名为“古城”。现全庄有人口570人左右,主要有梁马两家族,其中梁家占有很大一部分。

上莫庄约在明代宗祯10年建立,约为公元1637年。创建时有莫姓和李姓家族,莫姓家族在后来的一次瘟疫中灭绝,李家有一部分人员搬迁到下一个地段,称下莫庄,现叫莫马庄(归溯浪管辖);一部分人员搬迁到上莫庄。现全庄有112户人家,共480人左右,有李、卢、周、韦、杨和覃姓等家族。

云芦约在明代宗祯17年左右建立,约为公元1644年。由于该庄地形类似于葫芦,顾名思义叫云芦,云是壮语“人”的谐音,此时为旧云芦。由于旧云芦后来出现了麻疯病,迫使人员搬到新云芦居住,也叫英尾庄。现全庄有31户,共有人口150人左右,有黄、吴、梁和谭姓家庭等。

洋内庄在民国14年建立,约公元1925年。原来分有才洋庄和岽内庄两个小村庄,1937年才洋庄搬到岽内庄合并,两庄各取其中一个字重新命名为“洋内”庄。现全庄有78户,共380人左右,有吴、韦、蒙、黄、罗、蓝和李姓家族等。

龙围屯建于1952年,该屯四面环山,山青水秀,背着大明山主峰龙头山,龙头龙尾相互呼应,龙围屯因而得名。现全屯有3户人家,共13人口,归古城经联社管辖。

从明代洪武四年,为公元1372年起至清代末期,罗勘、上莫、古城、板乐、洋内和云芦等庄均属“感化一里地”管辖。中华民国成立后,“感化一里地”改称为“镆鎁团“,下设甲、勘、芦、洋、世、内为一甲;马、莫、乐、城、金为一甲。民国26年即1937年,镆鎁团改为镆鎁乡,罗勘改甲为村,上莫、古城、板乐、云芦,才世、洋内划归龙围村;莫马、塘金划归罗浪村,今即为溯浪村,同年才洋屯并入洋内庄。

免费获取50个高分名字,添加 微信:llucky0309  备注:宝宝取名

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287137606@qq.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7zaixian.com/309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