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字辈 男孩 名字大全2018年9月初八(国字辈 男孩 名字大全双胞胎)

申小龙名字中有“国”的,为什么都是男生?——两性取名性别相对论

中文系16级小步同学来信:

老师上节课有提到“名字反映社会风尚、社会心理,每个时代的名字都与社会发展有关系。”我很有感触。我一个朋友因为在香港回归当天出生所以叫“港悦”;奥运会期间,作为田径界泥石流的国伟哥哥取名也寓意着国家伟大。

通过一系列联想,我注意到有些字是跨越了很长时期而常见于名字中的。比如说“国”字:“国荣”“国庆”“国伟”“国印”等,而这个字往往会让人联想到男生,很少在女生的名字里出现。

这让我觉得困惑:一个国家不是应该包含女性和男性的吗,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

于是我去《说文解字》中去找理据,得到的解答是:“国,邦也。从口,从或,古惑切。”我依然没有找到明确的答案,所以想问问老师如何看待这个问题。

小步同学的问题,《说文解字》无法提供理据,我们只能从社会期待去找答案。

名字是上一代人对子女的期待。期待像一面镜子,反映了取名时的社会意识。

一、共时视角:女性社会期望的普遍性

中文系19级的小李同学,搜集过历代取名特点的资料。其中有中国文字改革委员会与山西大学利用计算机对1982年全国人口普查资料中的人名所做的统计。我们从各地女性名字最常用的四个字可以一窥取名时的社会心理:

北京:淑、秀、英、玉

上海:英、华、芳、明

辽宁:玉、桂、英、华

陕西:英、芳、秀、玉

四川:华、秀、英、明

广东:亚、英、华、明

福建:丽、秀、华、明

如果我们以各地女性人名用字频率高的前四名为代表,会发现这些代表字中重复率从高到低是:

英、华、秀、明、玉、芳、淑、桂、亚、丽

排在前三的字,本义都是花。

排在前七的字,都有美德聪慧的意思。

这是我国社会对女性最为普遍的社会期望。

二、历时视角:女性社会期望的异路同归

不同历史时期的社会有不同的期望。我们从女性名字中使用频率最高的六个字看:

新中国之前:英、秀、玉、珍、华、兰

1949年到“文革”:华、英、玉、明、秀、国

“文革”中:红、华、军、文、英、明

“文革”后:华、丽、春、小、燕、红

其中有哪些规律呢?

1.从新中国之前,到文革,社会对女性的主流期望不变,但在建国以后,女性对国家的责任感、荣誉感增强了。这从“国”字进入女性取名高频字可以清晰看出来。

2.文革中社会对女性的期待深受当时社会意识形态的影响。女性名字高频字的前四个中“红”“军”“文”都有鲜明的时代烙印。尽管如此,历史上取名频率最高的两个字“华”“英”依然进入前五,说明虽然受到特定时期社会意识影响,但传统社会对女性的共同期望依然在。

3.文革后拨乱反正,改革开放,对女性的社会期望迅速转向。文革中女性取名首位高频字“红”降至末位,“军”和“文”已不在高频字之列。具有鲜明时代特征的“春”字(寓意改革开放的春天)成为女性取名高频字。而“小”“燕”进入前五,充分说明拨乱反正后,对女性的社会期望从文革中的极点反弹,复归传统。

我们从女性取名高频字反观不同时期对女性的社会期望,可以看到,在各个时期的特殊社会心理之下,社会历史发展中对女性的基本期望是恒久的,诸如美丽、聪慧、美德。

三、两性取名的性别相对论

“国”字,并不“拒绝”女性,我们从建国后“国”字进入女性取名的高频字就可以看出来。那么,为什么同学们会感觉名字中有“国”的都是男生呢?

同学们想一想,如果请你给别人的孩子取名,你的第一个反应是什么?

不用说,一定会问:“男孩还是女孩?”

你管ta是男孩还是女孩呢?不是“男女都一样”吗?可是中国人的普遍心理是名字在男女是不一样的。

有哪些不一样呢?

我们比较一下两性取名的常用字:

伟、刚、勇、毅、俊、峰、强、军、平、保、东、辉、力、永、健、世、广、志、义、兴、良、海、山、仁、波、宁、贵、福、生、龙、元、全、国、胜、学、祥、才、发、武、新、利

佳、涵、婷、思、慧、雪、梦、瑶、怡、颖、雅、清、美、雨、欣、子、钰、月、雯、洁、妍、岚、玲、丹

如果说“男女都一样”,那么这两组取名用字却是很难“交换”性别的。这里有“性别歧视”吗?与其说“性别歧视”,我们看到的更多是对男女两性不同特点的区别和肯定。

如果一个女生取名用了“刚”和“强”,人们会觉得不合适。不合适在哪里呢?是女性不够刚强吗?不是。中国女性的刚强举世瞩目,我们从女足和男足的比较就一目了然。然而我们看一看中国女足今年1月征战亚洲杯的教练员和运动员的名单:

主教练:水庆霞

球员:朱钰姚伟王霜马君刘艳秋徐欢王晓雪姚凌薇李梦雯吴澄舒赵丽娜杨莉娜张馨肖裕仪李佳悦高晨王妍雯娄佳惠王珊珊张琳艳张睿李影唐佳丽

我们看到,这些勇敢拼搏、为国争光的运动员,她们的名字,绝大多数都在女性取名常用字的范围内。也就是说,她们没有离开整个社会对女性的期望。更确切地说,她们升华了中国社会对女性的期望。

刚强的女性为什么不取刚强的名字?

刚强的品质和刚强的名字是两回事。

刚强具有普遍性,它是人的品格,无论男女;而名字具有相对性,它有明显的性别区分的特征。

这就好像我们说女足是“铿锵玫瑰”,“铿锵”是女足的品格,“玫瑰”是女足的性别特征。你能说“玫瑰”是性别歧视吗?

性别区分基于两性最基本的生理特征和心理特征的不同,这是人名首先要区分的特征,无论中外。区分的内容随时代的变迁可能有不同,但要区分是一致的。

从我们前面对全国各地女性取名高频字的分析看,美丽、聪慧、美德既是社会对女性的普遍期望,也是女性取名区别于男性的特征。男性不是没有这些品质,而是相对于女性,男性的品质表现有不同的特点,社会的期望也不同。

四、两性特征与个性伸展

看到这里有同学会说:我周围有女同学的名字看不出性别。

这一点教师可能最有体会。教师每个学期都和一大批新同学打交道,常常会对学生名字的性别“看走了眼”。在email和作业打印稿上交流了半天,“默认”学生是男生,见了面才发现是女生。

我的课从来不点名,有时候想要请一位男生发言,在学生名单上找男生的名字,连续点几个名字,回应的竟然都是女生。反过来,如果想要请女生发言,一点一个准。

这说明什么呢?

说明虽然大多数女生的名字是女性化的,但有不少家长期待女儿具有男性的某些品质;也说明随着时代的发展,名字的性别倾向的“刻板印象”发生了积极的变化,人在发展中的个性更伸展了。

但个性的伸展和两性的性别特征,这是不同的范畴,二者不是对立的。

就像有不少名字都是中性化的,看不出性别,这并不否定绝大多数名字都有自觉的性别区分,女性名字承载的社会期望积厚流光。而这正是我们在女足队员名字中看到的。

2004年的语言与文化课上,一位姓李的同学这样说:

“上帝创造了男人和女人,姑且不论女人是不是男人的肋骨,既然有两种性别存在,他们的差异便是客观存在的。我们没有必要去想尽办法抹杀这些差异。妇女解放的目的不该是把女人变成男人,而是让女人从奴隶变成真正的女人。平等的内涵不在于男人能做的事女人都要做,这是幼稚的想法,也是不可能实现的。我以为平等更多是一种抽象意义上的价值追求,是人格尊严上的平等;从法律的角度,是每一个公民在宪法上的平等地位,从社会的角度则是更多的尊重和理解。

“父亲曾经对我说:‘如果有一天你在外面遭受了挫折失败,不论什么时候,永远有个温暖的家欢迎你。’

“我想男孩子不太会听到这样的话吧?”

免费获取50个高分名字,添加 微信:llucky0309  备注:宝宝取名

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287137606@qq.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7zaixian.com/21167.html